正文 • 江砚和他的故事 (2)
最后更新: 2025年9月6日 下午6:46
总字数: 2601
【校园里】
体育课后,一群Alpha雌雄混坐在看台上,衣领半敞、汗水未干,笑骂声此起彼伏。
江砚一如既往吊儿郎当地横着躺,脚搁在旁边椅子上,嘴里叼着一根没点燃的棒棒糖。
他身上的中枢抑制环被阳光照得发亮,一圈银灰,像是高定项圈。又像某种隐形枷锁。
“你这新项链还挺闪。”
苏骁坐在他身边,笑得露出一口小白牙,“要不要我也来一条?我们就成情侣款了。”
“情侣你个头。”江砚翻了个白眼,“你带一个试试看,看还笑不笑得出来。”
“哎呀,开玩笑嘛。”苏骁揉了揉他的脑袋,“你这样一闹,班里那几个雄Alpha现在不都跟老鹰叼了蛋似的,盯着你等你犯错。”
江砚“啧”了一声,转头看向操场上正在打沙包的同学,语气有点自嘲:“以前他们跟我后头屁颠屁颠的,现在巴不得我栽一跤。”
苏骁没接话,只是叹了口气:“你知道最近学校发那份问卷吗?讨论‘在公共空间是否该限制Alpha单独行动’,‘是否应设立更严格的Alpha信息素管控法案’——”
“我知道。”江砚掀了掀眼皮,懒懒地回答,“看都没看就点了个‘不同意’。”
“你胆子大。”苏骁笑。
她低头,玩着指节,然后忽然抬眼,语气淡淡的:
“你知道问卷里那个最扎心的问题是什么吗?”
“……什么?”
她学着卷起舌尖,念出那句话:
“在深林中,如果必须选择与某类生物相遇,Alpha、熊或未知物种,你会选谁?”
江砚:“哈?这什么问题?”
“你猜选什么最多?”
江砚眉头一拧。
“……不会是选熊吧?”
苏骁笑了,笑得比平常还真诚,甚至拍了拍他肩膀。
“对啊,熊。理由是:‘熊至少不会发情’、‘熊不是按脑袋分等级’、‘熊没心思评价我的信息素浓度’。”
江砚一下子没笑了。
他想说点什么,嗓子里却卡着。
“这不是挺好笑的吗?”苏骁又笑了,“一个能让人走夜路选熊也不选Alpha的群体,还要求我们当人上人,真是太合理了。”
她话说得轻巧,但眼里没笑。
她是班长,是高位的雌性Alpha,是众人拥护的“值得信任”的存在,可她也清楚这玩意儿本质上不光是歧视,更是对身份的恐惧。
江砚伸手想从她那抢块巧克力,被她一把弹开。
“我饿了。”他说。
“你一直都很饿。”苏骁没给,“你现在什么都想吃,但你得控制点,不然会被送去再训练。”
江砚没笑。他低头看着自己手腕上的那个银灰环,忽然问:
“你也会怕我吗?”
苏骁想了想:“你要是发情扑上来,我能打断你三根肋骨吧?”
“……你试试看?”
“你试试你就知道了。”
两人对视半秒,笑了。
但谁都没接下一句话——“我怕的不是你发情,是你失控的那一刻不再是你。”
---
【自控力教育营】
江砚是被“请”来的。
准确点,是被两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“请”进来的,父母签了字,学校配合,理由是“提前锻炼社会责任感”。
在接待大厅,墙上挂着“自控即尊严,节制即安全”的标语。Alpha们被统一配发编号服、安检器、定位环,和一本厚厚的行为规范手册。
在这里,他是“编号A3127”。
不再是江家那个耀眼的Alpha,不再是那个总能在课堂上插科打诨、吃布丁吃到老师想掀桌的小少爷。
在这里,他只是一个“潜在危险源”,一个需要持续监测的发情型活体。
---
第一天,江砚差点打人。
因为他只不过用了一点点信息素试着跟人社交,就被系统预警为“扰乱他人情绪”,腕环自动收紧了一格。
“违规者将接受每日额外训练与限食。”
于是他在操场上看见一群“曾试图冲动标记Omega”的家伙们绕圈奔跑,嘴里喊着:“我是个正常人,我能控制自己,我不需要扑上去。”
他开始觉得,自己进了精神病院。
---
第三天,他开始想吃布丁。
他从“允许点心的”区域兑换了三个布丁——
一份原味,一份焦糖,一份低糖可可。
他坐在角落的灰色餐桌旁,拆开第一口,皱眉。
“……什么玩意?”
太甜,不香,胶味重,奶味浅。
他换了第二个,再换第三个。依旧不对。
他盯着那塑料杯愣神半晌。
是同样的材料。他知道的。营区强调“统一营养标准”,这些布丁跟他记忆中谢星阑做的那款应该没有差别。
但就是——完全不是。
他那时候第一次吃谢星阑的布丁时,嘴里骂着“靠,又苦死我了”,可那味道却像是被什么“温柔地盯着你吃”的感觉包裹住的。像是在等你喜欢,等你说“还想要一口”。
而现在——
现在他吃下去的东西,是规则,是管控,是“你可以有这个口感,但你不该有任何情绪”。
江砚慢慢咽下最后一口,忽然很想笑。
也很想哭。
“什么狗屁布丁。”
---
第七天,江砚看见一个少年在偷偷擦眼泪。
那个少年说他是因为在街上扶了一个发情的Omega一把,被认定“接近意图可疑”,就被塞了进来。
江砚看着那人腕上勒出血痕的环,忽然觉得那条“情侣项链”也不太好笑了。
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腕上的金属环。
这是他人生第一次真切意识到——
信息素并不浪漫,甚至不自由。
它是阶层的标志,是犯罪的引子,是他被“教育”的理由。
---
而他现在连一块好吃的布丁都吃不到。
谢星阑的店,他也再没机会路过。
---
第十五天。
江砚学会了怎么笑。
不是以前那种吊儿郎当的笑,不是咧嘴嘲讽的“老子看不起你们”的笑,而是那种恰到好处、嘴角上扬12度的“礼貌模版微笑”。
“编号A3127,今日表现良好。”
系统提示音清脆响起,手腕上的压控圈稍稍松了一格。
他在心里说:“好,继续。”
他收敛了信息素浓度,不再跟人起冲突,配合训练,回答老师的问题永远“正向、理性、温和”。
有时候还会帮忙劝架:“冲动没用的,大家都是来进步的。”
——他说完自己都想吐。
但这很有效。
评估等级:安全级α,已列入提前观察名单。
只要够安全、够听话、够无害,就能早点离开。
就能回到那个街口,就能吃到谢星阑的布丁。
就能看见那个明明只会冷冷说“欢迎光临”,却会在他晚到五分钟时悄悄把门撑开留缝的人。